/ 早产儿网 / 

首页

早产儿(不足37周)

锌缺乏

作者:张艳

锌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,主要存在于骨、牙齿、毛发、皮肤、肝脏和肌肉中,为100多种酶的关键组成成分,参与DNA、RNA和蛋白质的合成,与胎儿发育、儿童智力、生长发育、新陈代谢、组织修复密切相关。

锌缺乏常见表现

消化功能减退   味觉敏感度下降,发生食欲不振、厌食、异嗜癖。

生长发育落后   可有生长发育迟缓、体格矮小、性发育延迟和性腺功能减退。

免疫机能降低   容易发生感染。

智能发育延迟  

另外还可以有脱发、皮肤粗糙、皮炎、地图舌、反复口腔溃疡、伤口愈合延迟、视黄醛结合蛋白减少而出现夜盲、贫血等。

造成锌缺乏的原因有哪些呢?

1.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而且易于吸收,坚果类(核桃、板栗、花生等)含锌也不低,其他植物性食物则含锌少,故素食者容易缺锌。全胃肠道外营养如未加锌也可致锌缺乏。

2.吸收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皆可妨碍锌的吸收。谷类食物中含大量植酸和粗纤维,这些均可与锌结合而妨碍其吸收。牛乳含锌量与母乳相似,但牛乳锌的吸收率远低于母乳锌,故长期纯牛乳喂养也可致缺锌。

3.需要量增加 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的婴儿,或组织修复过程中、或营养不良恢复期等状态下,机体对锌需要量增多,如未及时补充,可发生锌缺乏。

 

锌缺乏的诊断:根据孩子表现,血清锌<11.47μmol/L;PICR>15%;锌剂治疗有显效等即可诊断。发锌值不准确,没有诊断意义。

锌缺乏如何处理

1、治疗原发病、饮食治疗 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、鱼、瘦肉、禽蛋、牡蛎等。初乳含锌丰富。

2.补充锌剂

锌剂的毒性较小,但剂量过大也可引起不良反应,如胃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刺激症状,甚至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锌中毒可干扰铜代谢,引起低铜血症、贫血、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肝细胞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降低等中毒表现。故需明确诊断锌缺乏后才可口服药剂补锌,也就是缺了才补,不缺不补,定期复查血锌浓度。

如何预防锌缺乏的出现:

提倡母乳喂养。

坚持平衡膳食是预防缺锌的主要措施,戒绝挑食、偏食、吃零食的习惯。

对可能发生缺锌的情况如早产儿、人工喂养者、营养不良儿、长期腹泻、大面积烧伤等,均应适当补锌。

 

育儿咨询
缺锌
消化
免疫
生长发育
夜盲
智能发育延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