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 早产儿网 / 

首页

早产儿(不足37周)

营养性贫血,缺铁性贫血

作者:张艳

营养性贫血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造血原料供应不足,表现为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低于“正常”的血液系统疾病。虽然现在国人生活水平已经明显提高,但贫血发生率仍然较高。虽然病因复杂,但缺铁性贫血最常见,今天我们就先聊聊缺铁性贫血。

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,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、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。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,尤其是早产或者孕母缺铁的孩子多见。

铁的来源主要有二:(1)外源性铁:主要来自食物,占人体铁摄入量的1/3;(2)内源性铁:体内红细胞衰老或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铁,占人体铁摄入量的2/3。

缺铁的原因:先天储铁不足、铁摄入量不足、生长发育较快、铁的吸收障碍、铁的丢失过多。

贫血的表现:皮肤、黏膜逐渐苍白,以唇、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。易疲乏,不爱活动。年长儿可诉头晕、眼前发黑、耳鸣等。肝、脾肿大。食欲减退,少数有异食癖(如嗜食泥土、墙皮、煤渣等);可有呕吐、腹泻;可出现口腔炎、舌炎或舌乳头萎缩;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。也可有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,精神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,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。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,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。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,常合并感染。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。

治疗: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。

1.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,保证充足睡眠;避免感染,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;重度贫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。

2.去除病因 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,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。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,如钩虫病、肠道畸形等,应予及时治疗。

3.铁剂治疗

(1)口服铁剂: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,若无特殊原因,应采用口服法给药;二价铁盐容易吸收,故临床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。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(含元素铁20%)、富马酸亚铁(含元素铁33%)、葡萄糖酸亚铁(含元素铁12%)、琥珀酸亚铁(含元素铁35%)等。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,为减少胃肠副反应,可从小剂量开始,如无不良反应,可在1~2 日内加至足量。同时服用维生素C,可增加铁的吸收。牛奶、茶、咖啡及抗酸药等与铁剂同服均可影响铁的吸收。轻度贫血如果服用铁剂胃肠道反应重,可以考虑服用铁元。

(2)注射铁剂:注射铁剂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,甚至可发生过敏性反应致死,故应慎用。

4.输红细胞

预防

①提倡母乳喂养,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;

②做好喂养指导,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,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,如精肉、血、内脏、鱼等,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,婴儿如以鲜牛乳喂养,必须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失血;

③婴幼儿食品(谷类制品、牛奶制品等)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;

④对早产儿,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 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。

⑤孕母注意饮食均衡,积极预防及治疗贫血。

⑥产后适量补充铁,必要时口服铁剂。

 

早产儿(不足37周)

锌缺乏

作者:张艳

锌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,主要存在于骨、牙齿、毛发、皮肤、肝脏和肌肉中,为100多种酶的关键组成成分,参与DNA、RNA和蛋白质的合成,与胎儿发育、儿童智力、生长发育、新陈代谢、组织修复密切相关。

锌缺乏常见表现

消化功能减退   味觉敏感度下降,发生食欲不振、厌食、异嗜癖。

生长发育落后   可有生长发育迟缓、体格矮小、性发育延迟和性腺功能减退。

免疫机能降低   容易发生感染。

智能发育延迟  

另外还可以有脱发、皮肤粗糙、皮炎、地图舌、反复口腔溃疡、伤口愈合延迟、视黄醛结合蛋白减少而出现夜盲、贫血等。

造成锌缺乏的原因有哪些呢?

1.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而且易于吸收,坚果类(核桃、板栗、花生等)含锌也不低,其他植物性食物则含锌少,故素食者容易缺锌。全胃肠道外营养如未加锌也可致锌缺乏。

2.吸收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皆可妨碍锌的吸收。谷类食物中含大量植酸和粗纤维,这些均可与锌结合而妨碍其吸收。牛乳含锌量与母乳相似,但牛乳锌的吸收率远低于母乳锌,故长期纯牛乳喂养也可致缺锌。

3.需要量增加 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的婴儿,或组织修复过程中、或营养不良恢复期等状态下,机体对锌需要量增多,如未及时补充,可发生锌缺乏。

 

锌缺乏的诊断:根据孩子表现,血清锌<11.47μmol/L;PICR>15%;锌剂治疗有显效等即可诊断。发锌值不准确,没有诊断意义。

锌缺乏如何处理

1、治疗原发病、饮食治疗 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、鱼、瘦肉、禽蛋、牡蛎等。初乳含锌丰富。

2.补充锌剂

锌剂的毒性较小,但剂量过大也可引起不良反应,如胃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刺激症状,甚至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锌中毒可干扰铜代谢,引起低铜血症、贫血、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肝细胞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降低等中毒表现。故需明确诊断锌缺乏后才可口服药剂补锌,也就是缺了才补,不缺不补,定期复查血锌浓度。

如何预防锌缺乏的出现:

提倡母乳喂养。

坚持平衡膳食是预防缺锌的主要措施,戒绝挑食、偏食、吃零食的习惯。

对可能发生缺锌的情况如早产儿、人工喂养者、营养不良儿、长期腹泻、大面积烧伤等,均应适当补锌。

 

早产儿(不足37周)

早产儿母婴分离怎么办?

作者:杨畅

母乳喂养非常重要。早产的宝宝如何实现母婴分离阶段的母乳喂养呢?

早产儿妈妈分泌初乳的时间会更长,并且有浓度更高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(SIGA)、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。目前,初乳对于早产的宝宝来讲是一种药物而非食物。今年5月份,美国拉什大学的泌乳顾问专家Paula教授临床授课告知我们,从经济学价值研究角度看,对于早产的家庭来讲,1毫升母乳相当于560美元。所以,帮助早产儿妈妈更早建立和维持泌乳显得更加重要

目前研究发现,产后2周是泌乳量建立的关键期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母婴分离阶段,妈妈应该采用吸奶器手挤奶的方式来启动泌乳并且维持泌乳量。

吸奶器使用方法

1,妈妈们可以选择手动或者电动吸奶器。手动吸奶器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低,但是对于妈妈来讲比较辛苦。电动吸奶器分为单侧和双侧两种,妈妈使用起来比较方便。

2、适宜的吸奶器会提供最大舒适负压,既让妈妈感受不到疼痛,同时还能有效吸出奶。

3,吸乳罩的选择也非常重要。吸乳罩的出厂规格都是直径24mm,但是妈妈要根据乳头的实际大小来做出调整。各位妈妈可以看看以下这个图片:

  1. 乳头能在管径中自由伸缩,妈妈没有疼痛感。这是最佳状态。
  2. 吸乳罩太小,乳头在管壁上摩擦,妈妈有疼痛感。
  3. 吸乳罩太大,乳头、乳晕都被吸进罩杯里。

 

在母婴分离状态下,每天有效吸奶频率应该达到8-12次甚至以上。

手挤奶方式:

学会手挤奶方式的妈妈产后进一步实践,熟练掌握技巧。

收集的初乳可以及时送到儿科,目前很多医院的儿科病房都会有专门的送奶时间。特殊情况不能送奶的,放家庭冰箱冷冻。之后解冻的母乳也会优于配方奶。

等宝宝出院回家,需要及时让宝宝回归妈妈乳房尽快实现亲喂。